命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命根(梵文及巴利語Jīvitindriya),佛教術語,二十二根之一,為生命存在的根源,佛教認為它具備了壽、煖、識三個特色。說一切有部將它列入心不相應行法之一。南傳上座部將命根分為色命根(rūpa-jīvitindriya),與非色命根(arūpa-jīvitindriya)二者。非色命根是心所法之一,為七個遍行心所之一。

概論[编辑]

命根(Jīvitindriya)由Jīvitaṃ(生命)與Indriya()兩個單字組成。

佛教認為,所有生命的本體,稱為命根,它又被稱為壽命,能夠維持身體的溫度(煖)及意識(識)。當生命失去命根,失去壽、煖、識三者,即變成單純的色蘊堆積,分解為四大,即是死亡[1]

說一切有部認為,它是一種身心相續的狀態,並沒有實體,也不是靈魂。因此列入心不相應行之中[2]。《俱舍論》將它的作用分為能續及能持二者[3]

註釋[编辑]

  1. ^ 《雜阿含經》卷10〈265經〉:「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2.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3:「問:何故於諸不相應行,唯命立根?答:唯命根有根義故。謂彼唯是有情數攝,唯是異熟,能遍任持,故立為根,餘皆不爾。所以者何?四有為相,三義皆無;無想異熟,無遍持義;其眾同分,非唯異熟,由彼亦通,等流性故;二無心定,名、句、文身,得、非得等,無後二義,故彼一切,皆不立根。
  3. ^ 玄奘譯《俱舍論》卷3:「命根二者。謂於眾同分能續及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