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醫學的萌芽

陳國鎮教授,經過多年的研究,證實了生命的多層結構,在我們熟知的物質和能量的上層, 介於心靈之間,還有一個層次,就是信息。在中華文化的精髓,氣的文化,包刮了中醫經絡理論陰陽五行,乃至風水之說,皆是生命信息醫學的呈現。而現在信息療法,如花精療法同類療法園藝治療森林療育等皆是信息場信息醫學的應用。陳國鎮教授在信息醫學的研究,開啟了現代醫學研究的新領域。

生命的多層結構

生命的多層結構

“信息醫學的萌芽”,陳國鎮自序

世浪滔滔不絕,無盡的疾苦之患,最是折人難熬。近代醫療雖似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面對許多疾病,我們依舊無計可施。眼看著一代代親朋好友,被知名或不知名的惡疾一步步帶走,心中不免百般不捨與困惑,難道我們只有這樣的醫療選擇嗎?還有沒有其他的選項呢?

信息醫學的萌芽

信息醫學的萌芽

 

1980年起,我開始陸續接觸傳統的養生之道,練氣功、學針灸、讀中醫書籍,古人精彩的生命體驗和心得,讓我覺得興味無窮、樂在其中。

到了1985年左右,我接觸到西方的順勢療法,發現它的理念和中醫學的扶正袪邪同一旨意,而它以微量的藥劑激發患者的自癒能力,這點更讓人激賞。他們所秉持的相似原理以及同類藥劑的製作法,讓我頗想一探究竟,那是何方道理?

1987年冬,我參加了國科會的生物能場大型研究計畫。翌年仲春,我到陽明大學崔玖教授那裏,體驗到伏耳的穴道電檢法及藥物試驗法,那樣的人體資訊蒐集法,真讓我大開眼界、深感訝異。

進入夏季,我們的小組開始著手實驗研究外氣,在九個實驗裡,唯獨勞功穴的反應電流曲線,可以清楚區分練氣功和一般人的差別。於是,我集中研究的課題在人體受電壓刺激後的反應狀況。

1988年接近歲末時節,我已經利用波動觀和量子力學的概念,推導出藥物試驗法的物理基礎,得到一些令我意外驚喜的推論,八年後我終於有機會驗證它的真實性。這個理論的基礎,同時也獲得了順勢療法的相似原理。

1989年的四月天,我建構了人體反應的新模型,與實驗數據比對的結果有95%的吻合度。因此我藉此模型分析許多實驗數據,慢慢發現經絡穴位的導電度佳、導波速快以及具有優勢方向性等特質。

1991年元月,又從實驗的數據獲得啟示,將理論模型增補防衛機能以後,實驗與理論數值之間的誤差率經常小於0.5%。我因此能了解伏耳的穴道電檢法到底在篩檢什麼,也明白伏耳選定兩個參考指標的意義。

可是,同類藥劑的製作法,要不斷稀釋和劇烈震盪藥劑,並且藉以標誌藥劑的勢強。這樣的製作程序到底隱含什麼物理意義?這個懸在心裏的問題,讓我思索了三、四年,終於有些眉目可循。在缺乏合適的儀器可以度量水分子團的情況下,最近我想到可以利用電腦模擬其可能的機制。

分析了幾種情形以後,發現果真如我所料,藥劑的勢強原來代表它攜帶的震盪信息的頻段。高勢強即高頻段的震盪,它會對人體產生相當深刻的影響。勢強愈高愈是如此,所以勢強太高的同類藥劑絕不輕易販售給不熟習順勢療法的醫生。

由於理論推導的引申,我也體悟到超高勢強的藥劑必然存在的可能性。這樣的藥劑存在、伏耳的藥物試驗法、無數的針灸驗案,以及O環檢測的明確效應,在在都顯示信息醫療的可行性。因此在我的心目中愈來愈清晰覺察到信息醫學,已經走過漫長的歷史寒冬而正在努力萌芽中。

過去,在相關理論還不甚清楚的時候,許多似非而是的現象宛如漫天的雲霧,如今在天青日麗的學理照映下,我預期信息醫學的幼苗很快就會茁壯成林,庇佑未來眾生的健康。